close

1.何謂寓言?有何特色?
關於寓言的定義,從古到今有很多種解釋,
「寓言」一詞最早出現於《莊子》。
《莊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十九,借外論之。」
除了古書定義和辭典上的解釋之外,現代研究兒童文學的專家學者,對寓言也有精闢的定義。茲列舉如下:
1. 吳鼎在《兒童文學研究 遠流出版社 民69年10月30日三版》中曾提到「一般人稱寓言,都是用fable一詞。所謂寓言,是一種寓有教訓,或含有新的啟示的故事,其內容常把動物或無生物『擬人化』( personification )使之成為主角。」
2.譚達先在《中國民間寓言研究 民73年9月》中提到:「把人類的知識和智慧給予藝術的概括,而且具有諷喻意味的民間口頭故事,就是寓言。」又說「它是用譬喻的方法通過鳥獸草木和種種物體的姿態,來著重摹擬、揭露、批評或嘲笑人們的缺點的口頭故事。」
3.林守為則在《兒童文學 民77年7月》中提出:「寓言是什麼?寓言是寄寓著高深意思的一種故事。所以就文體說,寓言屬於敘述文,每一種寓言都敘述著一個故事,但它的目的並不在敘述這個故事,而在藉這一個故事來表達某種高深的意思。」
4.洪汛濤在《童話論 民78年9月》說明了寓言是指帶有勸喻或諷刺的故事。結構大多簡短,主人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無生物,主題都是藉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喻較深的道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
5.蔡尚志在《兒童故事原理 民78年10月》中提到:「寓言是利用簡潔有趣的故事,鋪述一件件杜撰的事件,並藉這個故事來暗示或譬喻一個教訓或哲理。「寓言」的意思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具有啟示、教訓、諷諫的作用,通常被用來做為道德教育的材料。」
6.祝士媛在《兒童文學 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民78年10月》中,認為寓言是一種把諷諭意義隱藏於其中的簡短故事。「寓」是寄託的意思,所謂寓言,就是寄託之言。寓言作者把要說明的某個道理或哲理,寄託在一個虛構的短小故事中,讓讀者自己去體會、領悟,從中獲得教訓。.
7.張清榮在《兒童文學創作論》(富春出版有限公司 1997年台北一版四刷)中曾提出:

「『寓言』是出自於想像,取材於動、植物,採用『重點後置』的結構,寓藏道德意旨,以故事吸引讀者一讀,使讀者獲得啟發,兼具童話、小說、格言三種質素的文體。」

這幾段話清楚的定義了寓言的內涵,以及欣賞和寫作寓言時,在
主角與文章結構上應該注意到的地方,也說明了寓言與其他文體之間
的相互關係。
由以上兒童文學家對寓言體裁的定義,可以知道寓言是由一個簡潔的故事構成,經過精鍊的故事敘述,用一種輕鬆的方式將作者賦予故事的絃外之音傳達到讀者或聽者的心中,以達成勸戒的目的。

----------------------------------------------------------------------------

2.請問有誰知道清朝禮學大師李光坡詳細生平事蹟
康熙認為這麼好的詩,以光地的才氣恐怕寫不出來,於是問道:「這恐怕不是你寫的吧!」 光地就實情說出:「是臣的弟弟光坡寫的。」 康熙大喜,於是召見光坡,當場讚美光坡真是「才堪狀元才」,在一般情形下,被皇帝讚美的臣子應該跪下謝恩,因為不用考試就可以當狀元了。但是光地暗中示意光坡不要謝恩,因為他在朝為官正直,難免樹敵甚多,一旦出事,連弟弟家人也不保,因此他希望弟弟能回家為林家保存香火;而光坡也無意仕途,情願回老家教書,為後代造就人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tt646 的頭像
    att646

    談天説地

    att6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