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商時報【呂雪彗】

十月十四日晚上,百年的廣播金鐘獎頒獎典禮上,行政院有一位高層應邀出席觀禮,巧的是,他也是得獎人,他就是默默將政務與推廣科學普及教育結合在一起的政務委員曾志朗。

金鐘獎結束兩周了,曾志朗回想起來,還是很意外地說:「我沒想到會得金鐘獎,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他們(指教育電台)拿去報獎,他們不敢讓我知道,擔心萬一沒入圍,我會失望。」上台領獎時他故作鎮定,第一句話打趣說「這個獎好重」。

與其說獎座重,不如說他肩上的教育責任更重了。曾志朗以教育電台的「人人都是科學人」獲得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這是他生平第一座金鐘獎,且是從他督導的新聞局主辦的未代廣播金鐘獎拿到手的,這種因緣很奇妙。

他與夫人洪蘭,是學術圈公認致力科普(科學普及)教育最賣力的夫妻檔,一位在行政院服務;一位在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任所長,二人除公務外,下班後不遺餘力四處提倡兒童、青少年閱讀風氣,經常到窮鄉僻壤學校演講。  不為人知的是,曾志朗夫婦每年近百場大小演講,演講酬勞,幾乎全捐給各地閱讀推廣之用,連在教育電台主持科普教育節目也是「義務」職。

他長期在《科學人》雜誌投稿,持續十年之久,曾得過金鼎獎,自美返國後,一直投入在台灣科學教育,在中研院任副院長時,經常上山下海,到原住民部落推廣,數十年來,從未中斷過,展現他對這塊土地的「熱情」。

遠流出版社將曾志朗的文章集結成「人人都是科學人」,教育電台找上他合作,盼讓科學知識生活化、故事化,後來也找了一位資深廣播人賴素燕,與這位資深科學人搭檔,紅花配綠葉,將科學知性節目,深入淺出,做得生動活潑又有趣,曾志朗因此被封為「最會講故事的科學人」。

有一次,曾志朗談到有人坐別人的車會暈車,但自己開車卻不會,就有聽眾打電話進來說,「自己跳芭蕾舞也不會頭暈」,他很高興,表示節目有人在聽。有時覺得做節目太累了,但不少人給他鼓勵,希望節目繼續做下去,想到台灣科學教育必須不停地傳承下去,他立即又有了動力。

身為政務委員,督導教育、文化、人才培育,而推廣科普教育,最重要是舖設環境,水漲船才會高,於是他將政務與教育結合,致力科學文化扎根。「台灣有很多像我這麼努力、默默做事的人。」他很自豪的說。

最新一期廉政專刊,曾志朗夫婦名下存款高達8,000多萬元,如果再加上房產,夫妻二人擠身億元俱樂部。但他卻曾跟兒子說:「你有能力謀生,不須留財產給你,下半輩子,我想把錢用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教育,想來應該就是曾志朗無私奉獻投入的終身志業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tt646 的頭像
    att646

    談天説地

    att6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